3)第四百八九章 登州滑翔翼_大明次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就是“万户飞天”的故事。

  在朱榔得到大百科全书中,详细的记录了如何制作滑翔翼的内容,悬挂式三角滑翔翼:

  主体结构由三角骨架、操纵架、桅杆、张线、伞布组成

  三角骨架:由龙骨、横梁、两个前缘大梁组合而成,确立了伞翼的平面形状和面积。初期的三角骨架是在一个平面上的,龙骨和前缘一样长,后来慢慢发展,顶角角度逐渐变大,龙骨相对缩小且变得弯曲。穿越者制作时要根据实际能获得材料进行斟酌,经验证明重量要控制在10-30kg之间,重心稍微靠前,还要多次试飞来确定最合适尺寸和角度,毕竟古代没互联网给你搜索最佳配置。

  在前缘接近末端,还固定了外洗撑杆,作用一是让机翼不会同时失速,二是能在俯冲中自动改进。理不清不要紧,照着做就是!

  操纵架:也是一个三根杆件做成的等边三角骨架,固定在龙骨和横梁下方,是供飞行员操作方向用的。现在一般还在操纵架底部杆件装两个轮子。

  桅杆:固定在龙骨上方,用来支撑所有的降落张线,防止机翼在负过载的时候弯折。

  张线:伞翼上表面的张线叫做降落张线,由主桅杆连接至顶角、前缘、龙骨,作用是降落或者在地面上承受机翼的重力;

  伞翼上表面的张线叫做升力张线,由操纵架的两端连接至顶角、前缘、龙骨,作用是在飞行当中承受拉力;在伞翼上表面还有一种是反弯曲张线,由主桅杆连接至伞布的肋条处,作用是使翼型有一点反弯曲,保证滑翔机能从俯冲中改出。

  伞布:滑翔翼的蒙皮,缝制在三角骨架上,再两翼还缝有一定长条口袋,里面插入肋条用以保持翼形。

  飞行员装备

  吊袋:是将飞行员悬挂在滑翔翼下面的装备,提供保暖、保护、整流的作用。在滑翔翼起飞后,双腿后抬,伸进吊袋,腿上可以着力了,双手也从两侧换到了操纵架的那根下侧的横杆上。

  飞行服、目镜和头盔:天外飞仙、裙舞飞扬,意境很美,可是那个风阻,很要命的!还是搞套飞行皮衣吧,既防风保暖,又减少风阻。目镜是为了防止风尘影响视线,头盔也是保暖、整流、保护作用,不过古代估计做不出来,搞出二战飞行员套装凑合吧。

  降落伞:会梯云纵的、元婴大成的或者敢死队的可以不要。

  滑翔翼说到底就是杆件、布和绳子做成的,要重量轻且牢固结实。现代有多种多样的高分子材料可供选择,但古代就有点摸瞎了。布要不透风、韧性强,可试试帆布或莨绸(帆布国外发明的,莨绸产于南粤);杆件可选轻巧、中空又结实的细竹(如铁竹,产于滇南);绳子就不太清楚了,可以试试用各种棕麻纤维甚至金属丝混合编制,选出最结实的。

  请收藏:https://m.9qishu.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