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六六章 贪官杀不尽_大明次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略是:免除在朝的职业、家庭全部成员处死、给予国家相应的赔偿。

  这三个策略的出台,让有心贪污的官员感到害怕,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更多的官员贪污。如果一个官员贪污,他不仅会被免除职务,他的家庭成员还会被处死,最后还要将在职贪污的所有的钱财全部返还给国家。

  但是依旧是挡不住那些官员的贪婪之心,很快一件特别大的贪污桉就出现了,洪武二十年秋...御史余敏等人突然向朱元章上报户部侍郎郭桓勾结北平承宣布政使司的李或和提刑按察使司的赵德全一起徇私舞弊。

  这一下,直接将大明朝的朝政给捅开了一个大窟窿。

  朱元章出身贫苦之家,经历过元朝末年腐败统治,自己的父母就因此活活饿死,因此他十分痛恨这些贪官污吏。在接到举报后,他马上下令大理寺严查,要给我查个水落石出。

  没想到随后的调查结果让朱元章目瞪口呆,随后又怒不可遏。因为明朝历史上最大的一起贪污桉件被查了出来,贪污数字之大触目惊心,前所未有,实属罕见。郭桓当时任户部侍郎,户部是朝廷重要部门,相当于今天财政部民政部等部门的综合部门,负责税收拨款,百姓户籍等等工作。户部一把手称作尚书,相当于部长,副手就是侍郎,相当于副部长,郭桓就是户部的副部长,权力极大。

  贪污桉被揭发后,郭桓等人就被抓了起来,审讯过程很简单,郭桓等人也不是什么硬汉子,被抓了起来就全都招了。在调查报告中表明,郭桓利用职务之便伙同李或、赵德全等人,欺上瞒下,互相勾连贪污国家粮饷。

  具体的罪行有:一、私吞太平镇江等地的赋税。按照规定这些地方的赋税应该进入国库,但是国库却没有收到,这些赋税全被郭桓等人私吞分赃了。

  二是私吞浙江上交的粮食。浙江是产粮大省,每年要上交粮食给国家,本来应该交四百多万石粮食。考虑这个是实物税收,全部截留会引起怀疑,于是郭桓之吞了一半,将另一半上交。

  三是巧立名目,借用国家和他朱元章的名义设置各种苛捐杂税,什么水脚钱口食钱等等多不胜数,当然这些钱不会交给朱元章全进了郭桓等人的腰包。

  综合起来郭桓等人贪污了将近两千四百多万石粮食的金额,相当于明朝一年财政收入的一半。而且事实证明郭桓这样做不是这一两年的事,已经持续好几年了,而朱元章居然一点都没察觉。

  数量如此巨大的贪污桉,郭桓又是怎么做到的呢?

  根据相关的史料记载,他贪污的手段主要有以下几种

  第一呢就是直接盗取官粮,将这些税收回来的粮食直接贩卖出去

  这就等于是没有成本的买卖,能不获取暴利吗,第二种呢是收受贿赂

  各个州

  请收藏:https://m.9qishu.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