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百九十九章 海路_调教大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唐老哥,”艾可中一边看着酒楼下的情形,一边向唐志大问道:“若是陆路不行,我等设法走海路怎么样?”

  他和唐志大原本安心在辽阳为核心的地方做自己的皮货生意,收货是在开原和抚顺关,还有宽甸三处,出货就是从辽阳往关内出,当然一层层的剥皮,过了锦州到前屯一带,他们就不管了,往京里更是不敢想的事。

  象京里的六家做皮货生意的大商行,比如宝和店这家大型官店,一年的皮货进货量都接近十万张,但这个数还是远远不能满足大明士绅阶层和富裕阶层对皮货的需要。

  当时的大明,到秋冬之时比后世冷的多,春天也是,除了烧炭取暖就是火坑,要么就别出门,这导致稍微有些钱的,肯定想买皮货御寒,而富贵人家,不仅要御寒保暖,还要美观,甚至斗富,你有玄狐皮,我便是有白狐皮方可,所以从奢侈品到生活必须品,皮货都是当仁不让。

  当时棉花的种植只是江南一带,以松江府为最多,山东的济宁府也有棉花种植区,除此之外,全国没有第三个地方能大规模种植棉花,出产少,还被大量用为军事物资,皮货的重要性自然就比后世重要的多了。

  唐志大和艾可中原本是有了雄心,他们是辽阳到抚顺关一带的大商人,如果能搭通往京城和北直隶到山东河南的路子,一路杀过去,一年获利最少要翻一番上来,要紧的就是物流要杀破地方的关系网,平安到货,最好是顺字行还能代售,否则自己开店,到处典铺子,雇伙计,还得被地方牙行为主的地方势力敲诈,大明的生意,不是那么好做的。

  现在看看有些要黄,艾可中有些急了。

  “老实说,我在复州和金州中左所都有一些小船,不过那里几乎没有商人落脚,只有一些小船用来走私货物到天津,那边的守将都十分贪婪,小宗货物送些贿赂还敢过去,要是大宗货物,只怕会血本无归。”

  大明的海洋贸易现在是南方特别发达,北方仍然处于沉寂期,最为关键的就是嘉靖到万历年间,屡次有河漕改海漕的呼声,如果成功,从南方到登州,天津这样一条长长的海运水道就会贯通,也会带动起北方沿海的船运和海洋贸易。

  结果在张根生居正的主持下,高拱主持的海漕被中止,这件事上,张居正失分颇多。

  当然,这几个商人不会知道这一点,对他们来说,海路不通是现实,只有复州和金州中左所一带的渔民,还有小型的商船会往来于海峡对岸,但规模太小,而且山东按察司根本不会过问地方之事和海贸的事,就算被洗清货物甚至被杀害,以辽东行都司和山东按察司现在的德性,估计被抢了或杀了,根本也就没有人过问。

  “海路亦不通,罢了,我们还是老老实实的

  请收藏:https://m.9qishu.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