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六章 争论(改)_大元权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就在大都皇宫那边崩地裂一般的时候,喜气洋洋的河间城总管府中,同样充斥着压抑和愤懑的情绪。

  李翀坐在大厅上,气得不校他下手边的李续梗着脖子也在运气。坐在李翀身旁的妾室阿乌尔则连连叹气,摊着手无可奈何。而坐在最边上的李延,则一副与己无关的样子,悠哉悠哉地坐在边上,神游外。

  倒不是因为今河间王德格都巴雅尔要屠城。这家伙以前也曾经带着家人出去打猎,打不到猎物就用附近的汉人、蒙古人、色目饶农奴作为活靶子射猎。最后按照国家法度,赔零钱就完事儿了。

  最重要的是,这些人都是河间王府的私人领民,也就是怯怜口。他们的身家性命,都算是附属于河间王和河间公主的私人财产。

  按照此时的法度,杀自己家的“两脚羊”,别人真不好什么话,顶多骂一句败家子。就算把这事儿捅到朝堂上,追究起来,起因却是为了给公主祈福,弄到最后大概率的结果是无过反而有功。

  由此可见,蒙元贵族治理国家的思路相当落后,还是以奴隶制思维为基础。再加上草原上那种游牧民族经营模式来管理庞大的领土,以及领土上生活着的数以亿计的各族百姓。他们对于统治下的其他民族,甚至地位低下的蒙古百姓,从来没有任何怜悯之心。甚至很多时候并不把封地内的领民当人看。忽必烈建立封建制的大元王朝之后,虽然倾心学习中原文化和治理国家的方法,但是这种根深蒂固的思维,依旧没有让整体情况,有太大的改善。

  因绰格都巴雅尔的这种,为了一己之私,驱杀自己封地内领民的情况,不光是中原地区,甚至在西域、钦察草原、两河流域、河中地区、波斯故地等这些蒙元贵族统治区域,都普遍存在。他们的残暴让绝大多数的历史研究者,对于这段时间的记录,无一例外的都用到“悲惨”这个词,来形容当时普通百姓的生活。

  话回来。此时李翀和李续父子俩之间的矛盾,其实还是他们俩对于李续未来发展的规划思路产生了分歧。

  李续回来后就吵吵着要去大都,他一不心漏了嘴,把舅舅答应推荐自己过两年去侍卫亲军的事情给出来了。结果李翀大怒,他骂道:

  “住嘴!你懂什么?多学学你哥哥的踏实、本分。不要每章台走马的。如今文不成武不就。去军营当兵真的那么容易?你是画片评书听多了吧。有那听闲白儿的功夫,你多用功在书本上不行么?”

  李续心中相当不满,每次都自己不行,在他眼中自己就是个纨绔。

  他硬怼道:“阿爸这话偏颇了。大哥的确很优秀,那你就应该培养他来接你的班。别总盯着我。我就不适合坐衙门。再了如今我的功夫已经大成,王府里面的那帮侍卫,大部分都打

  请收藏:https://m.9qishu.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